来源:做生意难点跟我聊
本文仅供交流学习,若来源、作者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
什么是判后答疑?简言之,判后答疑,就是在判决下达后,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疑问,由法官对判决的依据、证据的采信、法律适用等进行解释。
哪些问题可以申请判后答疑?
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判,就证据釆信、事实认定、法律适用、裁判理由及诉讼程序等有关问题可以提出疑问。归纳起来主要有:
第一是证据采信:(1)为什么当事人的证据不被采信?(2)为什么申请的鉴定不予同意?(3)为什么我提供的证人证言被驳回?
第二是事实认定:(1)判决书为何没有提及我提交的关键证据?(2)法院认定的事实依据是什么?(3)是否遗漏了重要事实?
第三是法律适用:(1)法院引用的法律条文为何适用于本案?(2)为什么我的诉求被驳回,理由是什么?
第四是程序问题:(1)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是否遗漏了某些重要程序?(2)是否存在审理时间过短,影响了证据的审核?等。
怎么申请判后答疑?
申请判后答疑的时间、条件和适用的案件,比较普通做法归纳如下。
第一,什么情况适用判后答疑。一般情况下,判后答疑适用于一审刑事案件、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。但是一审调解结案、撤诉案件不存在判后答疑必要性。对于已经提起上诉或申请再审案件及经过二审裁判的申诉复查案件,不能再申请答疑。
第二,申请判后答疑的时间。有的法院规定,是在一审案件上诉期内提出判后答疑申请;对于二审判决,应在再审申请期6个月内提出。具体的时间要求可根据具体的法院确定。
第三,申请判后答疑的流程。可以在接收到判决书的同时向法官提出答疑的申请。也可以在接收到判决书后相应的时间内向法官提出。